我买了一台新版的 Kindle DX 电子书阅读器。 为什么不买 iPad 呢?——估计有人会问。是这样的:虽然 iPad 是当下最时髦的电子产品(而 Kindle 最火的时候已经过去)、虽然 iPad 不但可以看书,还可以用来上网、看碟、玩儿游戏等等干很多很多很多件事儿(而 Kindle... ❯❯❯
(刊于2010年7月11日《上海书评》) 1957年,诗人兼文学评论家T. S. 艾略特读到一本名叫《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nd Other Stories)的短篇小说集,作者是一位崭露头角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名叫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
本月读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是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刚刚写完一篇很长的书评(发稿后再贴)。脑中尚有些杂感、碎念,一并记于此处。 个人感觉《好人难寻》这本集子里最好看的是《好人难寻》和《人造黑人》这两个短篇,其次是《河》、《救人就是救自己》、《善良... ❯❯❯
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世界杯了。回想起四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我守在电视机前看了不知多少场比赛:什么50进20,什么20进10,什么长沙赛区,什么成都赛区——反正“超女”我基本上一集都没落下。 2. 我不懂球,不看球。我的足球知识停留在80年代。能叫出名儿的球星半条微博就能写完:贝利、马拉多纳... ❯❯❯
今日得闲,画了一幅“西洋菜街书店地图”,如果你对香港的“二楼书店”感兴趣,可供参考。所谓“二楼书店”,是香港的一个特色,指的是那些小规模的独立书店,这些书店因为租不起底层临街的店面,不得不落脚于商业楼的二楼、三楼、甚至更高的楼层,故此得名。 香港“二楼书店”最集中的地方大概就是旺角的西洋菜街,如果想... ❯❯❯
(刊于《书城》2010年第6期)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曾于2006年展出过一幅影像艺术作品,名为《24小时精神病患者》(24 Hour Psycho),作者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把希区柯克的经典恐怖片《精神病患者》(Psycho)去掉声音、以极慢的速度重新播放,看完... ❯❯❯
1. 开始严肃认真地学习广东话。听力水平已经超过上海话(上海话我基本一句都听不懂)。我非常尊敬能把非母语方言讲得非常地道的人。我能想象到的很牛逼的一个场景就是:某一天我走进一家小破茶餐厅,用地道的广东话和店员对话。 2. 其实有时侯我真的会走进一家小破茶餐厅,用自认为很地道的广东话对店员讲话。这种... ❯❯❯
今年年初,我写了一篇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海明威等作家所患的精神疾病的文章。那是一篇杂志约稿。起先,我想把那个稿子写成一篇三部分的小说,分别以三位作家为主人公,并且在叙事风格上模仿三位大师的文笔。可是这个野心勃勃的想法最终没有圆满实现,那篇文章最终还是写成了散文的形式(过些日子会贴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