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位于法国西南部 S 小镇上的一家客栈里写这篇博客。据说客栈所在的这栋房子建于十四世纪,白天的时候,坐在阳台上可以看见小镇上一座座黑色尖顶的高大石头建筑,还有石子铺地的小广场。这个小镇人少、安静。白天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钟声敲响,夜里刚过十点,整条主街就已经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只有街灯和关了门的店铺... ❯❯❯
在我看来,台北的书店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风景之一。书店,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但真正算得上风景的大概并不很多。北京、上海等城市不乏几层楼高、塞满书籍的“书城”,但它们往往缺少一种优雅的气氛,冷冰冰的像一座大仓库,待久了会让人想家。香港的书店则大多藏在暗处,在街头走上半天也找不到一家书店的招牌,让人怀疑这个... ❯❯❯
假如有朝一日成为台北市的居民,我希望我的住处靠近永康街。 永康街一带,找不出什么名闻遐迩的景点,查不到什么源远流长的历史,也看不见什么过目难忘的风景。这是一片近乎普通的台北街区,窄窄的马路,低矮的楼房,幽深的巷弄,闲适的居民。这一带的街道懒散、低调、平民化、不施脂粉、素颜示人。就像其他台北住宅区一样... ❯❯❯
1. 开始严肃认真地学习广东话。听力水平已经超过上海话(上海话我基本一句都听不懂)。我非常尊敬能把非母语方言讲得非常地道的人。我能想象到的很牛逼的一个场景就是:某一天我走进一家小破茶餐厅,用地道的广东话和店员对话。 2. 其实有时侯我真的会走进一家小破茶餐厅,用自认为很地道的广东话对店员讲话。这种... ❯❯❯
上个月去桂林、阳朔等地旅游,用手机随便拍了一些视频。今天得闲,简单编辑了一下,配了两段音乐(均出自白水的川南民谣专辑《时间》): 再贴几张照片:... ❯❯❯
1. 在西九龙租了一间公寓。算了一下,是十几年来住过的租金最高、面积最小的房子。 2. 于是被迫充分利用空间。比如,双人床的一侧不得不贴着墙壁;比如,床的下面塞着四只塞满了衣物的旅行箱(香港家具店里出售的床架大部分都设计了充足的储物空间。睡在这张床上,就像睡在一只躺倒的大衣柜上面)。 3.... ❯❯❯
09年11月8日16:45:我和我老婆带着四只沉甸甸的旅行箱站在上海火车站的广场上。我们要离开上海,搬家去香港。还有三十多只纸箱,暂时寄放在上海的亲戚家里,等过些天在香港找好房后再托运过去。那些箱子共重大约500公斤,其中有15只装书,重约250公斤。随身带的旅行箱里塞着我的美国绿卡、北京暂住证和上... ❯❯❯
听说,第三极书局将要撤离中关村——几年来欠了上千万的物业费,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我在北京住东边儿,所以在我的记忆里第三极一直是个很远的地方,无论打的还是坐地铁,都要折腾半天才能到。高大的玻璃建筑,好几层楼的书,灯光并不太亮,书店虽然略显大而无当,但各处散布者供读者坐下来的小凳子,甚至还有很舒服的躺椅。... ❯❯❯
星期五中午,我坐在旧金山日本城(Japan Town)的一家卖咖啡和快餐的小店里就着一杯可乐吃一份炒乌冬面。这个小店并不是日本城里最好吃的地方,但好处是可以无线上网,信号来自旁边的一家漫画吧,那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白人男子坐在角落里阅读一本按分钟收费的日本漫画。 我是这周三来的美国。国航的客机在... ❯❯❯
贴几张奥运期间在北京拍的照片吧。都是用手机拍的,效果一般。 两个奥运大妈 鸟巢,摄于奥运开幕以后一个几乎没有空气污染的傍晚 水立方和鸟巢。 傍晚的CBD... ❯❯❯
06年初,刚搬到北京东头这块号称CBD的地方,发现此处遍地是高楼和建筑工地,满街商人、白领和外地民工,可就是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后来,亲眼目睹了一家家书店的开张,令人欣慰。这次返京,发现CBD又多了几家小书店。下面这几个是我个人觉得不错的CBD书店。 光合作用书房(现代城店) 地址:建国路8... ❯❯❯
莫干山路,苏州河边一条短短的马路,正经历着拆迁、重建。马路一侧已经立起不少公寓楼,居民们站在阳台上眺望,应该可以看到一条被重新装修过的苏州河,河面上时而有灰黑色的货船缓缓漂过,船上堆满建筑材料,船头立着一个外地女孩。灰黑色的船无声地来,无声地走,仿佛午睡中一个不重要的梦。 莫干山路上还有一些老房子... ❯❯❯
香港不但有书店,还有诗歌朗诵。 3月15日傍晚,去中环域多利皇后街三联书店楼上的创Book Café,听一场诗歌朗诵+诗歌讨论会。台上的诗人包括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唐晓渡、骆英、郑单衣,评论家有李陀、黄子平、汪晖、叶辉。 前半部分是诗歌朗诵,诗人们轮番走到麦克风前朗诵自己的诗。由北岛开始。 ... ❯❯❯
现在我坐在尖沙咀的酒店里写这篇博客。已经是第三次来香港。和前两次不同,这次花了不少时间逛香港的书店。出发之前,得到上海的btr同学和豆瓣网上香港网友的指点,对香港的几个有名的购书去处有些大致了解。来港之后,从牛仔裤口袋里掏出小纸条,按照上面的抄好的地址一路寻觅过去。 第一天逛了“海港城”的英文书店... ❯❯❯
11月28日下午4点左右,常熟路上的车流在缓缓移动,路旁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发黄并开始脱落,街上时而吹过一阵冷风,预示着2007年的冬天即将来到上海。隔着一层玻璃窗,我和一个美女(我老婆)坐在这个叫做 Arch 的咖啡馆的二楼,一边打量着大街,一边享受着几天奔波劳顿之后的无所事事。咖啡馆里播放着柔和的... ❯❯❯
已从美国回来。贴几张在纽约拍的照片。 The crowd The crowd Subway performers Bryant Park Rockefeller Center SoHo SoHo SoHo... ❯❯❯
最近这几天在纽约晃荡。以前来过四次纽约,这次落脚于上西区(the Upper West Side),相当于北京朝阳公园西门附近。据说巫迪∙艾伦的很多以纽约位背景的电影都是在上西区拍的,但伍迪本人最终离开了上西区,搬到了富人云集的上东区(the Upper East Side)居住。 ... ❯❯❯
最近,“南锣鼓巷”这四个字常在不经意间叩打耳膜、幽幽地窜入视野。今天下午,天阴,微凉,走到街边拦了一辆出租:“去南锣鼓巷。” 原来是后海附近的一条800米长的胡同。老房,青瓦,砖地。来来往往,有背着旅行包的游客,也有骑着自行车的居民。路边的旧屋大都改成咖啡馆、小店儿、客栈,有的装潢颇讲究,有的保持... ❯❯❯
5月23日,携妻游鼓浪屿。晚遇雨,入Babycat Cafe,见留言簿,涂鸦三幅。 Babycat Cafe,手机拍的,不太清楚。 我老婆画的,据说是我。 我画的,一群猫。 我画的,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