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舒国治的书我以前并没有仔细读过。像《流浪集》、《理想的下午》这样的散文集,它们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封面——那些封面上书名、副标题等处使用的字体实在是古雅漂亮。当然,当我在书店里捧起这些书,仔细端详、欣赏完它们的封面之后,也会翻看内页的文字。印象中,那是一些淡雅的散文。华人作家的散文大多追求... ❯❯❯
在我看来,台北的书店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风景之一。书店,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但真正算得上风景的大概并不很多。北京、上海等城市不乏几层楼高、塞满书籍的“书城”,但它们往往缺少一种优雅的气氛,冷冰冰的像一座大仓库,待久了会让人想家。香港的书店则大多藏在暗处,在街头走上半天也找不到一家书店的招牌,让人怀疑这个... ❯❯❯
假如有朝一日成为台北市的居民,我希望我的住处靠近永康街。 永康街一带,找不出什么名闻遐迩的景点,查不到什么源远流长的历史,也看不见什么过目难忘的风景。这是一片近乎普通的台北街区,窄窄的马路,低矮的楼房,幽深的巷弄,闲适的居民。这一带的街道懒散、低调、平民化、不施脂粉、素颜示人。就像其他台北住宅区一样... ❯❯❯
近日得赠胡适先生书法一幅。原文如下: “有一种花儿,叫海棠花儿。有一种范儿,叫民国范儿。”... ❯❯❯
1. 2010年,大部分时间待在香港。花了些时间学习粤语,书展期间听粤语讲座,竟能听懂一大半,颇见功效。口语依然不给力,每每以粤语开腔,对方礼貌地答以普通话,微笑后面似乎藏着一句:一听你丫就不是本地人。 2. 几年来已习惯于以异乡人的身份生活在某地。愈发体会到:若想深刻看透某地的特色与本质,最佳途径... ❯❯❯
读阿乙的小说,我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他的小说里有灵魂。(她说:“灵魂是俄罗斯小说的主要特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更具深度、更有分量”。)阿乙的小说里透着一股罕见的力量,当我试图追溯这种力量的来源,我发现我不得不借用伍尔夫用过的这个词:灵魂。 翻开这本名叫《鸟,看见我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