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Page 6)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之村上春树

《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是最著名的英文文学期刊之一,除了发表文学作品,几乎每期都刊载篇幅很长的作家访谈。最近,《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第一卷)的中译本即将出版(豆瓣网链接),书中收集了此刊对十六位当代作家的访谈,这些作家包括:卡波蒂、海明威、亨利•米勒、纳博科夫、凯鲁亚克、厄普代克、... ❯❯❯

让不安的人感到安慰,让安逸的人感到不安

最近翻看一本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随笔集《Changing My Mind》,其中有一篇写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长文,文中引用了一整段华莱士的访谈记录,读了这段文字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把它翻译出来和读者分享。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 ❯❯❯

傅雷先生手迹一幅(书法练习)

傅雷(1908-1966),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翻译过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其家信集《傅雷家书》至今广为流传。 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一份傅雷先生与本人通信的珍贵手迹(原件共三页,因首页涉及个人隐私,故略去不贴)。原文如... ❯❯❯

关注并屏蔽着

长江后浪推前浪,博客过后微博来。在眼下这个“微时代”,新浪微博无疑是微博中的龙头老大。早在一年前(巧了,离今天整整一年),我就曾经(极具洞察力地)写道:“新浪微博这款产品是一个成功的、典型的创意山寨产品。虽然它脱胎于 Twitter,但是它并没有被 Twitter 局限了思路,在转发、评论、贴图等方... ❯❯❯

和冯唐聊《不二》

我是第一个发表冯唐小说的人。1999 年春天,我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做工程师,为了打发无聊,决定办一本网上文学杂志,仅在一帮老同学内部流通。我通过 Email 给我的几十位大学同学(他们大部分都在美国读书或工作)发去征稿信,反应平平。后来好说歹说,终于开始收到一些稿子,大部分是几百字的短文,其中可能... ❯❯❯

快跑之城

几年前,当我手拖旅行箱走出机场,初次来到波麦迪瓦,眼前的景象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这座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我看见所有的人都在奔跑:无论是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还是手推婴儿车的家庭主妇,甚至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走路,所有人都在跑着。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全民马拉松比赛,或者... ❯❯❯

于是你幻想去旅行

你是地铁上的一个乘客。你在下午六点被散发着汗味和香水味的陌生人的身体挤压在车厢中央一个狭小的空隙里。你的两只手都够不到任何一只扶手吊环,于是你只好依靠双脚保持平衡。在你头顶上方空调正送出冷风,但你的后背却开始不断渗出汗珠。你的视线越过此起彼伏的头颅看见车窗外闪过一幅巨大的灯箱广告,画面上是一片宁静、... ❯❯❯

谁会拿下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将于10月份公布。今年谁会拿奖? 延续这几年以来的传统,在此公布一下博彩公司 Ladbrokes 对于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链接)。根据往年的经验,这个公司的赔率表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不准。所以贴在这里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如果看不太懂这些数据也没关系,总之,... ❯❯❯

《睡觉大师》书评:像智者一样思考,像顽童一样写作

(刊于 2011 年 8 月 14 日《上海书评》)   一位名叫默克多的发明爱好者致力于研制一种“能溶解一切事物的万能溶剂”,他的想法遭到了爱迪生的嘲笑(“你打算用什么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呢?”),但默克多并未因此气馁,他知道,“只要在一个容器未被溶解之前及时把溶剂装入另一个容器就可以了”。事实上,这... ❯❯❯

《邮差总按两遍铃》的冷叙事

很多年前,在一个失眠之夜,我在半梦半醒中没头没尾地看了一部气氛阴暗、纠结着欲望和罪恶的电影,主演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和杰西卡•兰格(Jessica Lange)。我当时并不知道那部电影的名字。最近,我开始读詹姆斯•M•凯恩(James M.Cain)的一部小说,刚读了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