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纳里•奥康纳及其他

本月读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是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刚刚写完一篇很长的书评(发稿后再贴)。脑中尚有些杂感、碎念,一并记于此处。

个人感觉《好人难寻》这本集子里最好看的是《好人难寻》和《人造黑人》这两个短篇,其次是《河》、《救人就是救自己》、《善良的乡下人》、《临终遇敌》,感觉最不好看的是最后一篇《流离失所的人》。

最喜欢的那几篇恰恰都是多描写、少叙述、更趋近于“冷叙事”的几篇。就像海明威和塞林格的短篇一样,这些小说有生动的画面感,人物形象丰满,对话有味儿,故事吸引你往下读。一种(现在看来)很传统、很经典的写法,极见功力。而《流离失所的人》这篇,太多的叙述,画面感不强,有些啰嗦,没怎么读进去。

读奥康纳我想起了张爱玲。没错,都是女作家。更关键的是,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寒气,冷眼看世界,笔削得尖,不怕扎得深,人性写得透,不怕过于尖酸刻薄,俯视,拒绝仰视,嘲讽,拒绝抒情。

这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她们的散文我都爱看。在我看来,这两位写散文最大的优点就是:没什么女人味儿。不走清新、隽永、细腻、恬淡的路子。都有架子,端着,都有范儿,极自信地在那儿讲话,冷静,逻辑分明,冷不丁再抖个幽默,牛气。

说到这儿又想起另外一位——弗吉尼亚•伍尔夫。女作家。散文也写得牛。这位爷(能这么称呼女作家么?)的小说我并不是十分欣赏,那篇意识流经典《达洛维夫人》我是强打精神才坚持看完的。感叹号太多!(“多么有意思!多么突然的行动!”)顺便插句题外话:问号多点儿不烦人,感叹号多了烦人!虽然如此,《达洛维夫人》还是有我佩服的地方的(“的”字太多也烦人),那就是结构。那种把整篇小说的故事限制在很短的时间范围之内、视角不断从一个人转换到另一个人的写法、那种严谨的控制力、那种大气的结构好像并不是女作家的所长。把话题扯回来,本来要说的是她的散文。伍尔夫的散文我爱看,尤其是书评,和刚才那两位一样,有范儿,牛气,文思缜密、文气滔滔,绝不唧唧歪歪、默默唧唧,跟小说完全不是一个味儿。有段时间我写书评找不着文字感觉的时候,我就去看伍尔夫老师的书评,一旦那种感觉上了身,我就心怀满足感开始默默地耕耘自己眼巴前儿的那篇文章。

对于眼巴前儿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有必要把话题再重新扯回到奥康纳身上来。嗯,再说说奥康纳。这位女作家有一个爱好——养孔雀。她临终前(早逝,死于39岁)和母亲住在佐治亚州的的农场上。除了写作之外,她还养了差不多一百只孔雀。奥康纳写过一篇题为《禽鸟之王》(The King of the Birds)的散文,专门讲养孔雀的事儿。在开头一段她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奇异经历——五岁时她把家里养的一只小鸡训练成能倒着走路,这只能倒走的小鸡让她成了当地的名人,一家名叫《帕特新闻》的杂志还专门派人去采访她。摘译一小段来结束本文:

她(指小鸡)的知名度随着新闻报道不断增大。当《帕特新闻》开始对她表示关注的时候,我想她已经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不管正着走还是倒着走。不久,她死了,如今看来倒也挺合时宜。
前一篇:

评论: 2

1.
过客
2010-06-30 14:56
喜欢你对张爱玲的评价,跟我心里想的一样哎(可我没能力表达出来)!
2.
2010-07-01 07:11
这篇随评再显比目鱼特色:很够味很带劲.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