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四年前,2008年9月12日夜晚,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妻子凯伦回到家中,发现她的丈夫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华莱士当时46岁,曾是少年网球健将,精通数学和哲学,形象介于电脑黑客和摇滚乐手之间,他曾深陷毒瘾,长期以来一直被抑郁症折磨。他的小说古怪、新奇,因实验色彩浓厚常被冠以“后现代”头衔,其代表作《无尽的玩笑》(Infinite... ❯❯❯
(刊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一个星期以来一直阴雨连绵,雨滴在深夜无休止地敲打着玻璃窗。听着雨声读一本名叫《雨必将落下》的小说集,我隐隐感觉这本书散发着某种魔咒般的能量。... ❯❯❯
(刊于2012年7月11日“纽约时报中文网”) 《纽约客》登小说是平常事,几乎每期都有,但最近有一篇却有些特别。这篇小说名叫《黑盒子》(Black Box),作者是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特别之处在于:读者最先读到这篇小说不是在《纽约客》杂志上,也不是在杂志的网站上,这篇小说通过在 Twitter(美国的“微博”)上连载的方式首发,每条微博相当于小说的一段,每晚定时一条一条地发,分十天连载完。... ❯❯❯
(这是一篇近日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问的采访,原文如下:) 前不久,盛大文学宣布,将投入百万元创建一个百人的“白金书评人”群体,并称还将搭建中国网络评价体系。对此,有评论认为,网络文学已发展出丰富门类,出现针对网络文学的书评是迟早之事;也有评论认为,在接受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书评人的公信力,还需观望。 ... ❯❯❯
很多年前,在一个失眠之夜,我在半梦半醒中没头没尾地看了一部气氛阴暗、纠结着欲望和罪恶的电影,主演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和杰西卡•兰格(Jessica Lange)。我当时并不知道那部电影的名字。最近,我开始读詹姆斯•M•凯恩(James M.Cain)的一部小说,刚读了开头,关于那部电影的记忆就被重新唤醒。读完小说后一查,发现当年看的那部电影正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名字和小说相同,叫做《邮差总按两遍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