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文坛张望 (Page 3)

2009年京沪国际文学节(in English Only, Again)

北京:Bookworm Literary Festival 2009 上海:Shanghai International Literary Festival 2009 关于每年在北京和上海举行的国际文学节,我一年前写过一篇博客,今年,情况和去年一样。上面是活动链接。下面COPY自去年的那篇博客,... ❯❯❯

塞林格的90岁生日

今天,2009年1月1日,是美国作家J. D. 塞林格(J. D. Salinger)的生日。这位作家生于1919年1月1日,到今天整好90岁。 塞林格最有名的小说自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不过我本人更喜欢另一本名叫《九故事》(Nine... ❯❯❯

雷蒙德•卡佛:刻小说的人 (下)

接上文《雷蒙德•卡佛:刻小说的人(上)》 极简主义      “评论家讨论我作品的时候经常使用“极简主义”这个词。但这个标签让我感觉很不舒服。”——雷蒙德•卡佛      “极简主义”(Minimalism)——这个卡佛本人并不喜欢的词——如果拿来形容卡佛的一些小说,尤其是那些早期的、收集在《请你... ❯❯❯

雷蒙德•卡佛:刻小说的人(上)

(载2009年1月号《人民文学》) 契科夫   “在最近几年里,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光芒和恩惠。”——雷蒙德•卡佛,1988      1987年6月,《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短篇小说,名叫《差事》(Errand)。熟悉卡佛的读者发现,这篇小说与作者以往... ❯❯❯

从迈克尔•道格拉斯到雷蒙德•卡佛

最近在写一篇很长的关于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文章,乱七八糟地看了不少东西,弄点儿文坛八卦类的玩意儿放在这儿凑一篇博客吧。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叫做《Wonder Boy》的电影,主演是迈克尔•道格拉斯,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美国当代作家的故事,拍得不错。想通过电影了解美国作家生活的... ❯❯❯

谁是勒克莱齐奥?

昨晚,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获奖者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我阅历太浅,没读过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也没听说过这位“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的作家... ❯❯❯

谁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作家?

美国的《福布斯》(Forbes)杂志喜欢搞排名榜,这本杂志的最新一期弄了一个全世界高收入作家的榜单,排名依据是这些作家在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之间的收入(包括稿酬、版税、改编等)。以下是这个榜单的前十名: 第1名: J.K.罗琳(J.K. Rowling) 年收入:3亿美元 ... ❯❯❯

谁会摘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又到诺贝尔奖的季节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估计会在10月9日左右公布。 有一个著名的国际赌博公司,叫Ladbrokes,每年都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赌博的内容之一,而且每次都提供一份有望得奖的作家名单和得奖的可能性。下面是该公司刚刚公布的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名单及赔率: ... ❯❯❯

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自杀身亡

今晚上网,读到一则令我十分惊愕的消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上周五晚上在家中自杀,时年46岁。 说来也巧,我最近刚刚写过一篇介绍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小说《系统之帚》的文章,发表在8月份出版的《书城》杂志上。华莱士在中国并不出名,但他绝对是我今年读... ❯❯❯

关于雷蒙德•卡佛的15条闲扯

1. 这个月(08年8月)是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逝世二十周年。本月的国内刊物上几乎没有看到什么谈论卡佛的文章。我想原因很简单:卡佛在中国还并不特别出名。目前大陆还没有出版过任何中文版的卡佛小说集。 2. 不过,卡佛在国内还是拥有不少爱好者的。不少业余译者已经把很多卡... ❯❯❯

关于村上春树的14条闲话

1. 我算不上一个村上春树迷,没什么研究,读得也不多,完整的长篇只读过《海边的卡夫卡》(英文版),短篇读得倒是较多。所读短篇中,一部分来自英文版小说集,另一部分是林少华的中译本。 2. 我感觉,村上春树的短篇比他的长篇好看,村上小说的英文译本比中文译本好看不少。 3. 村上春树最近出了一本回忆录... ❯❯❯

《上海书评》

在中国,哪家书评杂志最好? 这个问题目前好像尚无定论。不过,在海外,像《纽约书评》、《纽约时报书评》、《伦敦书评》等刊物都是公认的顶尖书评杂志,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在国内,我常看的书评杂志有《书城》 、《新京报•书评周刊》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香港的《读书好》等等。此外,通过网络发行... ❯❯❯

纳博科夫的遗作该不该被烧毁?

今天我们能读到卡夫卡的小说,这件事其实是违背这位作家的本来意愿的——“去世前,他曾要求他的朋友麦克斯•布罗德把他写的所有东西甚至已出版的东西都烧掉,幸而布罗德没有遵从他朋友的意愿。”以上这段文字引自《文学讲稿》一书,作者是写过《洛丽塔》的著名作家纳博科夫。有意思的是,纳博科夫本人去世之前,在遗嘱中指... ❯❯❯

《纽约时报》谈中国文学

这周末出版的《纽约时报》书评版做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专题,重点介绍了四本中国作家的小说,包括莫言的《生死疲劳》(英文书名译作“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姜戎的《狼图腾》(英文书名:“Wolf Totem”)、王安忆的《长恨歌》(“The Song of... ❯❯❯

作家笔下的作家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每月纪事”专栏,080427) 这个月初,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出版了她的第 21 本小说集《暴风雨夜》(Wild Nights!)。书中五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五位著名作家:爱伦·坡、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艾米莉·狄金森和... ❯❯❯

北京、上海国际文学节:In English Only

回国后有个现象我一直觉得挺奇怪:不论北京还是上海,最好的介绍当地文化娱乐的杂志好像都是面向老外的英文杂志:《That’s Beijing》、《That’s Shanghai》、《City Weekend》、《Time Out》,等等。这两年以来这些英文杂志成了我了解北京和上海文化活动和吃喝玩乐的重要... ❯❯❯

藏在雷蒙德•卡佛背后的人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小说家和诗人,他以短篇小说著称,其写作风格常被称为“简约主义”。卡佛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着什么?》(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大教堂》(Cathedra... ❯❯❯

伍迪•艾伦再开聊

... ❯❯❯

准备好,读保罗•奥斯特

我预计从今明两年开始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的小说在中国会火。如果读书也像看大片一样讲究“谁先看谁最IN”,那么我的文化小资读者们,赶紧的,开始读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吧。下次当你和朋友坐在星巴克喝着咖啡闲聊的时候,一定要提:“我最近在读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这种作家和米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