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上春树的14条闲话

1. 我算不上一个村上春树迷,没什么研究,读得也不多,完整的长篇只读过《海边的卡夫卡》(英文版),短篇读得倒是较多。所读短篇中,一部分来自英文版小说集,另一部分是林少华的中译本。

2. 我感觉,村上春树的短篇比他的长篇好看,村上小说的英文译本比中文译本好看不少。

3. 村上春树最近出了一本回忆录,英文名叫《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中文简体字版权被南海出版公司购得。比较特别的是,据称该公司计划同时推出林少华的译本、台湾赖明珠的译本和一个“公开征集”的译本,共三个版本。

4. 我基本上不喜欢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我觉得原因并不是林少华语言功力差,而是他使用了一种我不喜欢的语言风格,尤其是对话,经常很扭捏,颇有早期白话小说的味道,人物仿佛刚从红楼选秀现场走出来,而且文字有时酸酸的,有时嗲嗲的,时常搞得像一件皱皱巴巴的衣服,让人看了恨不得过去把它抻抻直。

5. 相比之下,英文译本读着就顺畅得多,语言是地道的当代口语,舒服。村上的大部分短篇小说都收集在《The Elephant Vanishes 》和《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这两个英译本当中。

6. 村上春树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国内新书的封腰上——保罗·奥斯特、雷蒙德·钱德勒等等——起推销员的作用。最近看到的一本是孔亚雷写的《不失者》,封腰上印着“中国的村上春树”,并附有林少华的评语。孔亚雷是保罗•奥斯特小说《幻影书》的中文译者。抛开《不失者》的内容不谈,孔亚雷的文字我觉得比较舒服。假如这位作者懂日文,能翻译村上春树,我会更愿意看他的译本。

7. 我感觉, 村上春树 ≈ 虚无 + 异想 + 淡淡的忧伤。

8. 我觉得村上小说的最适读者是:男性,尚未或刚刚走出校园,性格内向而敏感,常常会感到孤独。注意我说的是“最适”。假如你是这种读者,你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带入村上小说中的主人公,你会经历奇妙的历险,而且少不了碰上乐于和你睡觉的美丽女孩(尽管你不爱说话,相貌平平,除了有点儿闷骚可能没有任何其它魅力)。

9. 村上春树笔下的人物在生活方式上有明显的“去日本化”倾向。人物都是日本人,可是他们好像只吃三明治、意大利面,不吃寿司、拉面;他们好像只喝咖啡、可乐,不喝煎茶、麦茶;他们好像只抽万宝路,不抽柔和七星;他们好像只听西方摇滚乐,不听日本流行歌曲。另外,村上春树喜欢在小说里频繁地提及西方消费品的品牌,不过我坚信那些不是软广告。

10. 我觉得村上春树小说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流行小说的层面,尤其是短篇。村上写短篇比较敢于打破常规,很多东西让人看了一时搞不清作者在说什么,但是有余味。我从村上的短篇里学到的是:一个意象、一个想法、一个画面,这些零碎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写成小说,而且用不着费劲去拼凑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清晰的面貌有时反倒让人觉得有余味,反倒能增加小说的生命力。

11. 村上春树的作品里能找到西方作家的影响。显然,《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这个书名来自卡佛的《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ut Love》。保罗•奥斯特在2002年出过一本书名叫《The Red Notebook》,记录的是他生活中亲历的各种巧合,村上春树2005年出版的小说集《东京奇谭集》就有《The Red Notebook》的影子,至少那篇《偶然的旅人》,我估计肯定是受了奥斯特的启发。

12. 《东京奇谭集》中的短篇退回到讲故事的层面,太传统,我觉得价值比不上村上更早的作品。

13. 村上春树的名字写成英文是Haruki Murakami。不要以为他只在中国受欢迎,此人在西方也很有影响力。在中国,大家喜欢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小资”,而在西方,村上的小说常被称为Cult Fiction(邪典小说)。这两种不同的印象,是不是跟翻译的风格有关系呢?

14. 说到我自己,我感觉自己已经过了迷恋村上春树的年龄(我已不再是一个偶尔会感到孤独的尚未或刚刚走出校园的普通闷骚男生),现在我更感兴趣的是村上的写作技巧和想象力。村上春树的东西有味道,但那味道类似雪碧,而不是陈年美酒。在一个舒适的下午,听听音乐,喝一杯雪碧感觉是很好的,但如果你连续不断地往肚子里灌雪碧,你不会醉,只会感觉肚子有些胀。

评论: 29

1.
tiantian
2008-07-30 16:38
直到上大学以后看了一篇日语版的村上春树短篇,叫做《七番目の男》,才开始对他喜欢起来
2.
p
2008-07-30 18:36
抛开《不失者》的内容不谈,孔亚雷的文字我觉得比较舒服。假如这位作者懂日文,能翻译村上春树,我会更愿意看他的译本。
======
汗,孔亚雷去译村上的话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另,抛开《不失者》的内容不谈,孔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又体现了多少个人的语言风格...
博主回复:
想提醒您一下:我说的是翻译的语言风格。好像孔亚雷翻译的《幻影书》没让我产生想死的冲动。另外,翻译和创作不同,翻译的任务是用顺畅的语言还原原作,不应该强调注入个人风格。其实,倒是林老师给村上春树的翻译里注入了不少个人的语言风格,嘿嘿。

我猜想您激动的原因是不喜欢《不失者》这本小说本身。但是我这里说的是语言。您擦擦汗。
3.
xi
2008-07-30 23:32
有些观点很赞同:

村上的短篇绝对值得注意。

还有,便是林少华的翻译,不能说不好,但他的翻译却极端地误读了村上作品。现在很多人模仿村上,都是模仿他的语言,却不知道模仿到是最不像村上的东西。

村上小说的技法,尤其是短篇却很少有人注意。
4.
susperlover
2008-07-31 15:12
我看的都是林译,或许是没有比较的缘故,觉得还不错了。不知道是村上春树的文字本身魅力大,还是林少华文绉绉的译风和村上春树的文笔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风格?
5.
superlover
2008-07-31 15:13
关于去日本化,我觉得总结的的思路不是太对哈。我觉得倒不如说是村上刻意传达一种执谬(你也可说是矫情)的生活情趣。就像吉本芭娜娜写她总是喜欢在冰箱旁睡觉一样。重要的是与众不同,倒不一定去不去日本化。当然,当这种生活情趣成为大家争相模仿的方式的时候,就不酷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时代感吧。
6.
superlover
2008-07-31 15:16
上次看你译过一篇狼外婆的,也很有趣。

转到花名册了:)
http://www.huabook.com/space.php?uid=1&do=thread&id=2578


这个留言干嘛限制字数啊?搞得我一篇回复分三次发了
7.
秋刀
2008-08-01 09:55
很很喜欢村上的短篇。近期一个机会差不多把他的短篇集齐了。全是林少华的译本,上海译文的。文字的语言风格觉得还不错。不过确实是林氏风格。不过把村上的短篇弄成那么多本,真的是有点糊弄读者的金钱哦。
8.
无类
2008-09-21 03:07
10:就是一种即兴爵士的感觉,可以随时开始。
小资标签太恶俗了吧。孤独,有趣,不说教。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缘故,总觉得《After dark》蛮造作的。《东京奇谭》也让人失望。喜欢像是《冰男》这一类的短篇。
9.
Y
2008-10-06 06:27
林少华的翻译实在是糟糕透顶。简直想撞墙!不懂国内为何竟让他垄断了村上春树的翻译权。主要就是语言:牵强附会,强加于人。其次,大部分涉及西方生活方式的内容,基本误译。读英译版要好多了。原因是村上受美国当代文学深刻影响,他的对话及幽默完全是美式英文的日译。所以读英文版更加贴近原文。

10.
en1808
2008-10-28 06:04
村上春树 Haruki Murakami小说改编电影及纪录片搜集
http://user.qzone.qq.com/358484172/blog/1225143970
11.
阿门
2009-01-09 12:12
村上的作品看的不多,且都是林译本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没有真正的考虑过这是村上的文字还是别的什么人的文字,总之很容易的就融入其中,能享受阅读的过程才最为重要,不论它是雪碧或是红酒.
12.
zhang
2009-01-11 15:19
我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否还算村上迷,我是在读高中时读的村上;但现在我从高考失败,辍学,在外打工。而后我很少再读了。我想说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我是否读村上。我身边一直有我从离家那天带出的《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
打工远离村上但我身边还是能感受一些膨胀的异
13.
路人丙
2009-02-26 14:08
不论如何,可以从其中摄取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最重要的,如我这样还在校的闷蚤男,不过难免会被其代替或误导!
14.
妙音
2009-03-02 09:12
村上的长篇很好看。小资的说法倒胃口,他的小说在低俗,却又有责任感。林的翻译确实特别,在小说中语言风格也不统一,别扭。
15.
钢琴手
2009-03-06 00:07
恕我直言,楼主的观点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而且带有明显没怎么读过村上作品的痕迹。
例如: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及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拧发条鸟)
我相信30岁以前的读者是很难把握其内涵的,建议楼主有时间的时候,例如蹲在马桶上的时候读一读,有助于开拓思路。
16.
2009-03-21 22:17
因该说我是很喜欢村上的短篇,有点讨厌他的长篇
17.
瓶子
2009-04-10 02:14
http://blueaquarius.ycool.com/post.2309925.html
一点浅见,我不太认同你对村上的解读,我自己读的文学作品并不很多,也难免井底之蛙,只是些自己对村上作品的感受。写的时候有些粉丝脾气了,有一句虽不带有贬义,但感觉也有些不妥,还望担待。
18.
invain
2009-05-11 00:56
读过一个长篇?
感觉评价相当的不公正呐,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
不过他的短篇我倒是基本没读过,兴许,您说的挺对。
19.
红新树
2009-07-30 11:48
一般都说是淡七星吧, 如果就凭你将mild翻成柔和而做出如下推断你会生气吗?
1.不抽烟
2.英文好过中文,或者你是属于追求“信”的翻译类型。

另外说村上小不小资,都无所谓,那是出版商贴标签,是为了炒作,不炒热,哪有那么多跟风盘。
20.
melody
2009-10-03 20:50
我原以为村上的语言风格就是那样的 看来得看看英文版的了 我最欣赏就是他了
21.
yahanl
2009-10-14 11:05
博主看来很不懂村上呢~呵呵
22.
wear
2009-11-03 11:31
我想适合自己就好,我也是懵懂少年,喜欢他是一种偶然但觉得刚刚好.引起争论说明它的价值.很高兴各位举思想的酒分享.
23.
dd
2010-01-04 00:08
管那么多干嘛,只要自己读过,觉得喜欢就可以了。。。
24.
Kino
2010-01-22 17:00
HM可是现代嘻皮。
25.
kino
2010-01-22 17:10
HM可是现代嘻皮。粉丝的也应该是,起码我认识的HM粉丝。那现代的积极 (wht I thk abt)相对60的无序随流(Dance,Wild Sheep,Vanishing Elephant,夜幕后的东京等)的风格和那潜意推行“架构和无架构之间”生活理念比比皆是. 。。
26.
kino
2010-01-22 17:14
还有Douglas Adams (极力推荐)的影子在HM的作品甚为浓厚,Irrelevancy,irregularity" 和ridicules布满其作品.只是DA的幽默至今还无人可相拟。 最后,钢琴手说的对,HM的作品是不同年纪段有不同的味道。就像红酒。但红酒不红酒已不是HM的concern,no?
27.
Chronicle
2010-02-27 11:27
第八条的描述

这条就像是在说我。相对于长篇,我也喜欢村上的短篇。对于村上的小说,是莫名其妙的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就是---舒服。
28.
Chronicle
2010-02-27 11:38
不知道为什么,看村上的东西,总是能使我浮躁的心趋于平静。----大概是这种光景。
29.
小小索索
2010-07-24 23:13
一篇文章能让人安静 这就是功底 知道什么叫欣赏么 村上的书虚无么 起码比在这写一大堆的废话 实体的多了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