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和《年代剧,内心戏》

在北京,文化人相见,难免要互称老师。据我观察,在此情况下,“老师”之称带有87%的尊敬和客气,也有13%的调侃和逗趣。你真觉得对方是老师吗?这要看你私下里怎么称呼此人。大多数情况下,在背后谈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再加“老师”一词,而是直呼其名,但对我来说至少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黄集伟——黄老师。

饭局,是京城诸多美好事物之中重要的一项。饭菜是否可口决不重要,馆子环境是否优雅决不重要,一顿饭能否吃饱决不重要,重要的是来的人、聊的天儿、讲的段子。在我看来,首都文化人所追求的饭局气氛是宁躁毋冷、宁俗毋雅、宁粗犷毋端庄、宁装痞毋装逼,谈笑风生,痛快淋漓。但我发现,如果黄老师在,饭局总能增加一些雅的成分。虽然他和我们大家一样喝酒、抽烟、谈笑、讲段子、言语中偶尔点缀些粗口,但话从黄老师嘴里说出来总让人感觉多了些情趣和文化气息,于是该顿饭局的整体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小规模的升华。

黄老师的这种气质同样体现在他近年来写的这套名叫“语词笔记”的系列书上。今年这本《年代剧,内心戏》已经是第七本,书中收集的仍然是当下社会上、网络中涌现出来的新词、流行语、段子、妙文等等被黄老师称为“民间语文”的东西。这些玩意儿有价值吗?窃以为,我国当下的“纯文学”写作正处于没精打采、缺乏创意、技法简陋、语言呆板、缺少突破、土了吧唧的状态;相比之下,民间语文却异常活跃,那些每天在互联网的论坛、博客、微博(以及一切目前面临有关部门越发严格的审查、封杀的角落)出现的文字,其中很容易遇到机灵、幽默、充满智慧、没有束缚、饱含创意的汉语。当下还有哪个民族比我国人(网)民更热衷于创造新词、创作段子的吗?这些民间语文的产物虽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毕竟热气腾腾、鲜活好玩儿,够专业写字儿的人吸纳一阵,也够黄老师收集一阵的。

眼下民间语文的整体风格大致也和北京饭局的气氛一样:宁躁毋冷、宁俗毋雅、宁粗犷毋端庄、宁装痞毋装逼。在此情况下,由黄老师这样的人出来整理整理、点评点评、记录成书、归档成册,然后我们再一看:呦,俗中透雅,情趣盎然。

翻阅《年代剧,内心戏》,发现此书也收集了出自本人笔下的几个段子(黄老师总是在比目鱼三个字前面坚定不移地加上“作家”二字,让笔者不禁生出一些对自己的敬畏),那些段子有些是几年前写的,如今读来,感觉像拆看旧日的书信。我相信,多年以后,黄老师的这套语词笔记会成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民俗史的重要资料。这么说来,靠着这本书,我还就被载入史册了。

评论: 3

1.
平四
2010-02-05 14:06
一直喜欢看黄老师的一周语文!
2.
青玉
2010-02-06 00:28
还以为是戏剧···
3.
asiapan
2010-02-07 11:03
靠着这本书,我还就被载入史册了。
====================================

你红了。。。。。。。。。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