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
我喜欢这种劲头儿(如今敢于并且有能力较这种劲的电影人还真不多),但同时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尽如人意。《二十四城记》写的是一座六十年代建造的国营军工厂的变迁,银幕上的谈话者是出生于不同时代、但都在该厂工作或生活过的普通人,其中有非职业演员(感觉是在自己“演”自己),也有专业演员扮演的普通人。面对镜头,这些人流露出的情绪大概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伤感。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国家从六十年代到现在经历了很多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一部电影选择不去直接触及这些政治历史事件而是去表现一种模糊背景之下的伤感情绪,这里面可能有难言之隐但也可能是一种刻意的艺术追求,按说也没什么不对的。但我隐约觉得这部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的处理似乎也许大概好像说不定有一些过于简单化和抒情化了。除了伤感情绪,我似乎没有感受到更多。
虽然描绘的是一个落败的工厂,但《二十四城记》这部电影的调子其实是很——在我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形容词之前暂时使用一个我并不十分喜欢使用的字眼儿——“小资”的:它的画面、剪接、背景音乐加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城市画报》、《O2》、《COLOR》还有出自各国年轻设计师之手的众多小众视觉杂志(它们的特点是决不会去表现繁华都市、名车名表,但喜欢把一条破旧的街道拍得很好看、很有味道)。作为一个乐于享受“小资”情调的观众,我对这部电影的调子有审美上的共鸣,但我同时意识到,靠,这可是一部很纪实、很严肃、很要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片子啊。于是,我还是隐约觉得这部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的处理似乎也许大概好像说不定有一些过于简单化和抒情化了。
再啰嗦一两个技术层面的上问题。这部电影是希望感动观众的 ,导演一点儿工夫都不想耽误,从第一个人物出场开始就把情绪化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几乎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有让人值得动情之处。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这种“清一色”的打法不但不会增强感染力,反而会起到削弱的作用。你怎么可能让观众从头到尾一直感动、一遍接一遍的感动?文学作品中成功的感人场面都需要经过耐心的烘托、铺垫,然后再适时适度地出现,这样才会最有效果,也才会让观众感动得最“舒服”。很多出色的悲剧作品故意在开头部分加入喜剧成分,而不是上来就制造催泪弹,反倒更加感人。打个非常不恰当的比方:你约一个你暗恋多时的女孩出去吃饭,你不能急,不能等菜还没点完就跟人家说我爱你,你得先扯点儿闲篇儿、聊点儿俗事儿、甚至讲俩笑话,等气氛融洽了,对话通畅了,你再深情地把你那颗热恋她的滚烫的心捧出来,这样才有效果不是?
另外,我觉得吕丽萍和陈建斌的表演不够理想,还不如群众演员有感染力。其实这也不怪演员,你说,在表演上,还有什么比面对一个不动的镜头、坐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不干别的、就从头到尾一个人唠叨十分钟难度更大的挑战吗?——大概不多。然而,陈冲却不一样,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陈冲的那段独白,陈冲真是一位好演员,我一直很尊敬陈冲,看了《二十四城记》,我对这位演员更加尊敬了。
我也很尊敬贾樟柯导演。比起《二十四城记》和《三峡好人》,我更喜欢贾导的《小武》。纵观贾樟柯拍的这些片子,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会发现这人不跟风,坚持走自己的路,拍出来的东西带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味道。所有大师的作品都带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味道。当然,仅靠独一无二的味道不一定就能成为大师,可是如果没有任何自己的味道,那就肯定成不了大师。
评论: 3
还是喜欢《三峡好人》
【 评论已关闭 】
这部片子不管怎样,让我对贾充满了好感。我们现在太缺敢于真实的人。
可能女人就是太感性,涉及伤感的话题,永远会被这样的东西打动。
我也觉得群众演员更真实,不过陈建斌的表演还算可以,陈冲的口音有点别扭,上海普通话,或者成都上海话,都不应该是这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