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菲利普•图森和让•艾什诺兹

这次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是位法国作家。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还没读过足够多他的作品,无法评价(只是上次在书店里“扫读”过七十页《乌拉尼亚》,不怎么喜欢)。

说到用法文写作的作家,最近这两年读到的、印象深刻的有两位。其中一位是让-菲利普•图森,我读过他写的《做爱》、《逃跑》和《迟疑》。前两篇是写异国情调的,《做爱》写日本,《逃跑》写中国。我喜欢《逃跑》,这篇小说描绘的当代中国的感觉非常到位。整篇小说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我觉得写的是一种气氛,一种身处异国的神秘而迷惘的气氛。图森的文字带有新小说式的冷叙事风格,使用不带感情色彩的非常客观的词语,冷静地、没有表情地、冰凉地叙事,虽然使用第一人称,但小说读起来仿佛高空中驾着一台摄像机,居高临下,默默地、机械地、一丝不苟地跟随着主人公,拍下一部没有旁白、没有背景音乐的沉默持重的黑白片。

图森的另一篇小说《迟疑》则是一篇心理小说。写一个男人带着他还不会走路的小孩,来到一个偏远的海岛上,住在一个靠海的酒店里。仍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很多风景描写。随着书页的翻动,读者了解到叙事者来到此地的目的是为了看望住在岛上的一个朋友,但不知为什么,他被“迟疑”包围了,他总是无法走进朋友的家,他在岛上晃荡了好几天,还是下不了决心迈进朋友的家门。在一个夜里,他一个人偷偷地溜出酒店,在漆黑中潜入朋友的宅子,那个房子里空无一人……就是这么一篇怪异的小说。语言冰冷而细腻,通过大量的景物和周遭幻境描写映衬主人公异样的心理状态。写的仍然是气氛——心理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很透。

另一位同属“新小说派”(或“新新小说派”)的法国作家是让・艾什诺兹。我读过半本《格林威治子午线》和半本《高大的金发女郎》。之所以没读完,是因为让・艾什诺兹的小说读起来有困难。人物很多,也不交代这些人的背景,读了一半儿,隔两个星期再读,就忘了谁是谁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这位作家。同样,喜欢的是叙事风格。也是冷叙事,如电影剧本中的文字一般客观、机械、不带表情。这种“制冷”后的叙事仿佛是作者对自己全知全能的叙事权利的主动放弃,仿佛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过滤,仿佛是把彩色照片PS成黑白的,仿佛是故意让一个哑巴做旅行团的导游,仿佛作者是在成心地制造阅读障碍。但有障碍的阅读也是有乐趣的(至少对我这种读者来说)。让・艾什诺兹小说的情节其实不乏黑道动作片的成分,如果把故事重新理顺了、以传统的方式写出来,搞不好还是本流行小说。偏不!让・艾什诺兹对于叙事的兴趣好像超过对于故事的兴趣。就这么拧巴着讲故事,赶跑了大批读者,留下一些像我一样有毛病的人捧着书费劲儿地咂摸着滋味儿。

对于法语文学,我喜欢像图森和艾什诺兹这种风格鲜明的作家。即使没有故事,即使人物形象模糊,即使情节无法理解,但仅凭叙事的魅力,仅凭文字的“范儿”,就能让人得到阅读的享受。

评论: 8

1.
什锦菜
2008-10-16 18:00
对《迟疑》感兴趣,有中文版了吗?翻译得如何
博主回复:
《迟疑·电视·自画像》,ISBN: 9787535620552,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我觉得翻译得还不错。有朋友说《浴室 先生 照相机》翻译得更好。
2.
999
2008-10-16 18:04
握手,很喜欢图森。
3.
asiapan
2008-10-16 20:44
感觉法国作家的写作风格都有点诡异
博主回复:
获奖的勒克莱齐奥风格好像比较平实。呵呵。
4.
晓镜
2008-10-19 19:46
每次看这博客,我都很认真的看完作者写的东西无论多长,因为作者写的很认真,界面也给人很严谨简约的感觉。。
5.
胡子
2008-10-22 01:23
我一直喜欢图森的作品,但很少看到相关的评论。当我看到图森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很自然的点击进来。就是说两句,表示对作者的观点的赞同。
6.
发条虫
2008-11-11 10:59
真不错,在这里能学到东西:)
7.
unlimited
2008-11-29 21:37
博主可以去看看克莱齐奥的《战争》,那感觉就不那么平实了,会有一种寒意和危机感,至少我是这样子的,而且在某种层面上我觉得有一点像被撕扯得更有落差的图森的作品
8.
bubu
2009-04-03 01:22
如果你在广州的话,可以在2009年4月10号到广州中山大学附近的博尔赫斯书店。当晚7点在那里有让-菲利普•图森的展览,届时他也会在现场。
博主回复:
去不了。可惜了。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