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

最近读了一本不错的小说,此书说起来应该算是本经典小说——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的《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我读的的英文版,读后找到了一份该书中译本的电子版,感觉翻译得不好,不推荐。

另外一本冯内古特小说的中译本——《冠军早餐 / 囚鸟》(董乐山译)——就翻译得很好,字句流畅,文字口语化,气质和原文很贴近。那本书是我第一次读冯内古特,当时感觉冯氏小说的特色除了“黑色幽默”,还有就是采用一种聊天似的絮絮叨叨、天马行空的叙事方式,印象很深。

这本《五号屠场》(1968)是一部战争小说,故事背景是二战时盟军对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的空袭。这种战争题材的小说,如果让一个普通作者来写,估计会写得严肃而沉重,搞不好还会被弄成一副“含|泪”的架势。可是这个题材到了冯内古特老师的笔下,处理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冯老师剑走偏锋,愣是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部科幻小说。

《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一位曾经亲历德累斯顿空袭的美国军人,此人得了一种“时间痉挛症”,他可以挣脱时间的羁绊,自由地做时间旅行,随时往返于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这种大胆的想像让这本小说具有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叙事结构。

作者先是在第二章开头用了一两千字把毕利的一生从头到尾概述了一遍,于是读者了解到毕利参加了二战,后被德军俘虏,复原后和一个眼镜商的女儿结了婚,发了财,后来经历了一次飞机失事,但幸存下来,妻子却意外死去,此后的一天毕利忽然跑到电台宣称自己当年曾经被一架来自外星的飞碟绑架,并被安置在该星球的动物园里供游人参观,他宣称在外星的经历使他对时间的概念有了不同的认识……读至此处,小说的全部情节已经被概括得不剩什么悬念。

然后,冯内古特把读者带到了二战时期,开始仔细讲这个故事,先是写毕利和几个士兵在战场上行军的细节,途中毕利忽然开始穿越时间,做起时空旅行,时间倒退到他的某段童年时光,后来又快进至战后的一段日子。从此开始,小说的叙事轨迹仿佛是在一条时间轴上前前后后地自由跳跃,作者写一段战争场景,然后安排毕利忽然穿越时空,来到战后,于是再写一段毕利做眼镜商的经历,场景末尾毕利又开始穿越时间,回到二战战场,被德军俘虏,被俘过程中他再次穿越时空,来到战后,被飞碟劫往外星……如此这般,整部小说仿佛是对主人公一生中的生活场景的看似无序的拼凑。这种奇怪的写法不同于常见的回忆、倒叙写法:回忆、倒叙都有一个“时间基准点”——从此点开始倒叙,然后再回到这个时间点上来。在《五号屠场》里,这些“基准点”消失了,当我们看到主人公处于某个时间的某个场景中,我们记得主人公是从另一个时间点穿越时空来到这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段场景结束后我们还要被带回原来的时间点,不,这段场景结束后主人公将再次进行时光旅行,他的目的地可能是时间轴上的任意一点,可能是过去,也可能是未来。这种奇怪的叙事方式,呵呵,真让人开眼。

除了叙事结构,《五号屠场》的另一特色就是语言。我发现冯内古特喜欢使用的叙事语言几乎是讲故事似的口语。一般的纯文学作品在语言上都回避使用这种风格。如今大多数文学作品会使用这种腔调:“当比尔推开福特轿车的车门,漫不经心地走到人行道上来的时候,一枚硬币从远处慢悠悠地滚到他的身旁,然后静静地倒在他的脚边。”(注:这段文字是我随便编的,无出处),相比之下,越来越少的人会使用这种腔调:“有一天,比尔在路边捡到一枚硬币。”对比一下,前者读起来好像更有“文学气息”,后者更加直白。而实际上,用口语讲故事的方式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都曾遇到过很会讲故事的人, 他们不使用任何文学语言,但他们的语气、节奏,甚至眼神、手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故事变得无比有趣。冯内古特就选择了对“文学腔调”的回避,他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叙事,这种效果独具魅力。

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小说往往都是那些作者写起来不受任何“传统”和条条框框的限制,不遵守任何既定的程式,读者读起来充满新奇感,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读小说的时候的作品。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前一篇:
后一篇:

评论: 2

1.
elle
2008-09-04 21:30


Every word is to the point
I like it, thanks
2.
oddy
2008-12-04 09:29
bingo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