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
这篇《色,戒》是从网上下载的(链接在这里),我老婆先读了,觉得好。我有两次试着想读,可开了头就是读不下去。小说开篇描写几个太太打麻将,佳芝、易太太、“黑呢斗篷”、麦太太、马太太、廖太太——读出一大堆人物,一大堆太太,可就是搞不清谁是谁,谁和谁是什么关系,结果就懒得再往下读,把小说扔在了一边。昨晚决定再试一次,还是被一大堆太太搞得有点儿头晕,幸亏有我太太在,她说:“你就记住:佳芝是汤唯,易太太是陈冲,其他人都不重要。”我太太又说:“我读的时候怎么就没你这种问题呢?”
多亏我太太的点拨,这次终于读进去了,而且是一口气读完。觉得好。下面来谈谈感想(注:有剧透,慎读)。
《色,戒》用的是经典的短篇小说写法:截取一两个生活的横断面,通过细写数量有限的几个场景来反映复杂的主题。情节较简单,可概括为:一个有姿色的爱国女青年欲施美人计谋杀某汉奸,不想关键时刻为情所困掉了链子。
《色,戒》好就好在张爱玲的叙事风格。简练、冷静、超脱、控制。请看:作者不惜笔墨描写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细节,衣服、首饰、麻将桌上的闲言碎语,对话里的暗藏玄机,可到了故事的关键场景、高潮部分,作者却忽然变得惜墨如金。小说最重要的情节莫过于佳芝在谋杀现场突然的心里转变,可这么重要的情节张爱玲只用了一句话:“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就这么一句话。牛。为什么此处不做大段的心里描写呢?我觉得,假如作者把“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这十个字扩展成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心理描写(很多作者会这么做),这里面的“劲儿”就会“泻”掉。读者是能够体会到主人公此刻复杂的心情的,这种强烈、复杂的感情被浓缩在短短的一行字里,使得这一行字忽然之间显得仿佛有千斤重量。这就是叙事的技巧。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庄严宏伟的,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之上。”
《色,戒》这篇小说的结构我也很喜欢——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发生的故事,从麻将桌开始,以麻将桌结束。其间,一段离奇的感情结束了,一个复杂的暗杀计划失败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死掉了。张爱玲选择把一个紧张的的故事包裹在两个打麻将的场景之间,我猜想其用意大概有二:1)选取读者熟悉的麻将桌场景开篇,便于读者进入小说,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在开篇在对叙事文本产生信赖感,可以减少读者对后面那个暗杀故事可信程度的怀疑。2)以麻将桌结尾,可以呼应开头,并且让读者意识到一场麻将还没结束,主人公却已死掉,增强了故事的残酷性。
这篇小说语言上也有不少精彩之处:“还非得钉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当然,小说里少不了可供人反复引用的名言:“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色,戒》虽然是一篇好小说,但我隐约感觉这篇东西可能不是张爱玲的顶级作品。为什么呢?因为很明显,这篇小说的“核”是一个概念:“和男人不同,女人因为感情可能会放弃原则。”我猜想张爱玲脑子里是先有了这个暗杀故事,然后才把它作为印证这个概念的实例发展成一篇小说的。你可以说我有偏见,但我个人觉得以概念为核心的作品一般都不是顶级之作。仔细分析《色,戒》这篇小说,我觉得主要人物的形象显得有些扁平。描写“和汉奸的恋情”可能是一个打破禁忌之举,但除此之外在文学方面好像没有特别大的突破。
前面说过,包括《色,戒》在内我只读过张爱玲的两篇小说,基于这两篇小说,我对张爱玲的初步印象是:一个值得敬仰的女作家。作为女性作者,张爱玲的文字在风格上具有男性作家的那种冷峻、超脱的风格。一般来说,女作家的文字大多显得非常“自恋”,写来写去都是自己的“心情日记”,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自己的化身,写起男性来会显得非常力不从心,语言方面也都是“软绵绵”的。不知为什么,张爱玲就能超越这个局限,她不但在语言的控制力、张力方面超越了很多男性作家,对男性角色的刻画、对男性心理的描写也非常令人信服。在这方面对张爱玲不服不行。
不知李安导演会如何把这么一篇文字含蓄、高度浓缩的短篇小说改编成一部长达2小时37分钟的电影。一般来说,电影编剧会把短篇小说的情节作为“骨架”,然后在其中填入更多的“肉”。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在《色,戒》这部电影里观众会看到不少的肉。
评论: 1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