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影评:发疯、发骚和发射子弹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感觉《太阳照常升起》是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这是一部充满震撼力、让人陶醉的诗一般的影片,看过之后很久还沉浸在那种壮美、奇幻、醉人的气氛中。太阳照常升起,姜文依旧牛逼。这部片子绝对值得买票到电影院里观赏。
在网上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很多争议,简单发表一下个人意见。最大的争议大概集中在“看不懂”这个问题上:有一部分人直呼看不懂,愤愤不平,另一部分号称看懂了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电影里的一个个细节。我本人不属于这两个阵营的任何一方,我对这部电影的情节持“不在乎”的态度。这部电影不是一部情节片,如果用绘画来类比,那么这部片子不是达芬奇式的写实作品,而是毕加索式的扭曲现实甚至扭曲透视的现代派绘画。情节不是重点,感觉、冲击力才是重点。坦率地讲,有些情节我也没搞懂,但我不在乎,也不想深究,我反倒觉得情节不大好懂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一种技巧,是一种风格上的选择。没人规定电影都必须有完整、符合逻辑性的情节,尤其是《太阳照常升起》这种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不是一部传统现实主义影片的电影。不但如此,让人看得不太明白的电影还会增加一层让人反复琢磨的魅力。看不懂不是问题。回想我们很小的时候看过的那些好电影,大概没有多少是当时完全看懂了的吧?但这妨碍我们当时喜爱那些影片了吗?
再打一个稍微有些极端的比方吧:一个人喝了一瓶美酒,喝完后皱了皱眉头说:“这酒味道真是不错,可就是没喝懂!”
中国电影不缺看得懂的东西,缺的是有震撼力、敢于实验和创新、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的作品。
对于一般观众,建议大家不要过于注重这部片子的情节,干脆把它当一场绚丽的梦来欣赏。千万不要抱着测试自己智力水平的动机走进电影院看《太阳照常升起》,您聚精会神、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一边看一边使劲儿分析、猜测,最后还是一团雾水,结果不但没有享受到这部电影应该带来的享受,反倒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您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花钱找罪受吗?
对于影评人,我发现很多人除了分析电影情节之外就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一部电影,所以《太阳照常升起》这种情节上逻辑性不强的片子会让这批影评人不知从何下嘴。要知道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故事情节之外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元素。
《太阳照常升起》是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为故事背景的。和我们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相比,在那个时代人性受到了更多的压抑。作为一个七十年代早期出生的中国人,我对那个年代模糊的回忆大部分是灰色的画面,而《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片子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有关那个时代的回忆的准确性,它似乎在提醒我那些灰色的背后隐藏着更多鲜艳的色彩。不管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没有人能够改变太阳在每个早晨照样升起。同样,生命力是压抑不了的,即使在压抑人性的时代,生命力仍然在蓬勃地延续,只不过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发疯、发骚和发射子弹。
评论: 43
有点难以理解里面人物表现出来的夸张方式,可能那才是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搂主的评论让我豁朗开朗,我想姜文也想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观众,虽然可能不是全部...
2、要知道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故事情节之外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元素。
3、 不管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没有人能够改变太阳在每个早晨照样升起。
你的这一番分析太妙了。在当今观众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有人看不懂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你说出了我看后想说的话,谢谢啦。你真是有才!
[email protected]
上面文章所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什么叫电影不在乎情节?什么叫冲击力、感觉?电影不靠情节来制造冲击力、感觉那靠什么?难道就靠画面?色彩?那我干嘛不去看绘画?
“我们小时候看不懂电影”就能证明电影不需要人看懂?
我倒是希望不动脑筋能看懂一部电影(不就是娱乐吗?什么艺术!狗屁!)可你也得讲清楚故事啊
……
他妈的烂片子,从网上下载免费看我都嫌浪费时间,真痛心朋友请我看电影的30块钱!
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支持姜文!
曾经在一位"现代派大师"画展上一群粉丝围着一幅"作品"赞叹不已.一位女工作人员红着脸走了过来说:"不好意思,这是我小孩的尿布."
我估计真喜欢这片子的不会有几个很在意他是否拿过国际大奖。文化背景不同没必要刻意强求。《卧虎藏龙》就是很好的例子。再说,其实单就画面感而言这部片子已经剥夺了很多人抽空去思考得不得奖的鸡毛蒜皮了。
那些个认为情节不重要的人们看电影就是图消遣,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
深度也是必要的.
BUT!
你总要看得懂人家姜文想表达什么!比如女主角背唐诗,很无里头!片尾同.
连央视的编导都在六套中说这个片子:P了!我就不说什么了.
还有,博主在以上的留言中几乎全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偷换概念,回避问题.而且一条比一条偏激!
1、“疯妈”--1978年以前的中国社会,信仰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了精神分裂。
2、“李不空”(阿廖沙)--“疯妈”嫁给了在苏联的老公(理不空),但1958年又死在了苏联。中国革命与马列主义相结合,58年又反苏修。这个理论是不是空的呢?留给后人解答吧。
周围的人几乎全部声称看不懂,一副谁看懂就要遭群殴的模样,只好沉默。
看书也是这样阿。有人看完《河的第三条岸》问我,这小说讲什么啊?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常常挤出一点宽容的微笑,说,我也不太懂诶,可能作者也没想特别说什么吧。
貌似疲软,却处处有劲!!
让人被无名冲击感动!!
其实真正的艺术都是非常真诚朴实的,就像贝多芬的音乐。欢乐颂有人听不懂么,爱丽丝有人听不懂么,红楼梦没有故事情节么。
脱离大众的创作态度首先就不可能是真诚的艺术!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