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起看小说:马原的《错误》

我想那座墙壁上画满涂鸦的房子是拉萨的一间房子。这个名叫马原的东北人在大学 毕业以后自愿报名到了西藏工作,在那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这个汉人写了一些与西 藏有关或与西藏无关的小说,比较为人所知的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 船》、《虚构》、《错误》等。马原的作品虽然从未流行,但它们曾一度在中国的 文学评论圈子里获得相当高的评价,至少有人曾用过“大师”这样的字样来谈论马 原对于汉语叙事的贡献。
“大师”这样的字眼也许有些夸张了,但马原确实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的作 者。这个人用一支派克金笔在稿纸上写作,遇到写错的地方就用涂改液仔细地把错 字涂掉,然后工整地写上新的;这个人喜欢写一些带有探险色彩的故事;这个人说 “至今读不来巴尔扎克”;这个人在小说里自诩身体强壮;这个人在小说里嘲笑戴 眼镜的知识分子。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马原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大概在于他独特的叙事方式。说起来 在十多年前的中国大陆确实有不少“玩叙事”、“玩语言”的作家,虽然大多数人 据说都在模仿西方文学作品,但那确实是一道色彩缤纷的文学风景。马原的小说大 概有一些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一些罗布格里耶和博尔赫斯影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原玩得确实很好。
马原有一套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这是一个在“怎么讲”上颇下功夫的作者。马原 喜欢在同一篇小说里不断变换叙事人称和视角;马原喜欢第二人程叙事;虽然马原 经常以作者本人的身份突兀地出现在一些情节上并不需要的地方,但他的叙事在整 体上仍是超然、冷静的。这些精巧的叙事、结构上的安排本身就足以使一篇小说耐 人寻味。
马原的小说是“有情节”的,而且那些情节往往有些“耸人听闻”:天葬、麻疯病 村、探险、游牧部落……,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读者往下读的情节。但问题是当我们 读完之后往往发现我们只是在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里转了一圈,我们抵达的并 不是我们开始设想的目的地,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被误导了。马原通过他 的叙事“诱惑”读者,进而“玩弄”读者;这个人精通这种手段,而且乐在其中。
在这里附上马原的短篇小说《错误》。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是作者玩的一个叙事游戏。 我们已习惯于按一种顺理成章的方式去讲故事和听故事,当有人故意地把一个完整 通顺的故事打碎以后重新拼接,我们也许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链接:马原的小说《错误》
评论: 2
【 评论已关闭 】
|
--称
喜欢你博客的页面简单,好想自己有一个能舒舒服服的躺躺,可不可以把你博客的程序给我一份,万分感谢。如果可以发到我有想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