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肖像 ——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海明威和他们的精神疾病(一)

(刊于《书城》2010年第8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

1

他最著名的肖像是那幅瓦西里•格里哥利耶维奇•别罗夫于1872年绘制的油画。在那张黑色背景的肖像画中,我们看到一个五十岁的俄国人佝偻着身子坐在一张椅子上,他的头发和胡须像荒草般稀疏,他身上披着一件过于宽大、皱皱巴巴、似乎多年不曾洗烫的旧大衣,独自坐在那里出神。这是一位老农在某个火车站的长椅上等候一列火车将他载往他乡,去继续饱受磨难的生活?还是一个罪犯坐在一间阴暗的审讯室里,等待接受对他所犯罪行的无情审判?抑或一个已经倾家荡产的赌徒,在绝望之后正沉浸于对那些疯狂瞬间的失神回忆之中?

面对这幅油画你会最终将视线定格于画中人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正在回避着你的视线,仿佛怕被你的注视烫伤;他在盯视着什么,但他的眼神是发散的。你似乎可以感觉到他的左眼皮正在紧张而神经质地颤抖。如果你长时间地注视那只左眼,也许你会感觉到画中人的整个半边脸都在颤抖,于是你的心也会随之紧张地颤抖起来。

2

1863年的一个夜晚,俄国文学评论家斯特拉霍夫的家中有客登门。来访者是他的好友、写过《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长篇小说、早在十八年前就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文学天才”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此时这位作家已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正在彼得堡与哥哥合办《时报》杂志,他喜欢晚上散步时拐进常给杂志写稿的斯特拉霍夫家里坐上一会儿,随便聊聊。

那天晚上他们谈得很开心。话题可能是文学,也可能是政治或哲学。斯特拉霍夫坐在一张桌子旁边,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显得非常兴奋,他一边慷慨陈词一边迈着大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谈话当中斯特拉霍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表达了赞许,这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加激动。他在屋子中央停步站定,脸上显露出一种极端亢奋的表情,情绪似乎抵达了高潮。斯特拉霍夫等待他的作家朋友说些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张开嘴巴,却欲言又止,似乎正在头脑中寻找恰当的词句。这种沉默持续了一会儿,忽然,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喉咙里发出了一种十分怪异的、持续不断的、绝非人语的声音。然后,他晕倒在地,身体不停地抽搐,嘴角流淌出白沫。

3

在弗洛伊德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丰富的人格中有四个突出的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神经症患者、道德家和罪人。”。在毛姆眼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负、多疑、急躁、自私、轻率、过分谦卑、不可信赖、心胸狭窄、爱吹牛又不宽宏大量”,但他同时又“具有勇气、大度和慈爱的品质”。在读者的心目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写出过《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不朽名著的伟大作家。

当代医学家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严重的癫痫病患者。

据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出现癫痫症状。从三十九岁开始,他把自己的每次发病都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直至这位作家于五十九岁去世为止,那个笔记本上一共记录了102次癫痫发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坎坷跌宕的经历和他复杂多面的人格吸引着人们去对他进行剖析和解读。192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一篇题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的论文,评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并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对这位作家癫痫症的起因提出了假说。弗洛伊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并非生理因素造成,而是源于他心中隐藏的对父亲之死的负罪感——也就是说,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弗洛伊德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存在着恋母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他十八岁时,父亲突然去世,于是内心深处短暂的狂喜和随之而来的强烈负罪感引发了他的第一次癫痫发作,而“弑父”和“罪恶感”正是穿贯穿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两个重要主题。

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在最近几十年已经被基本否定。当今的学者和医学专家们普遍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病并非纯心理症状,而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脑部受损或者家庭遗传。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是被手下的农奴杀死的,但有证据显示他也有可能死于癫痫发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儿子不但同样患有癫痫症,而且死于癫痫发作。

假如你是一位脑科医学专家,当你浏览了一幅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肖像之后,可能有一件事逃不过你的眼睛:你会发现这位作家脸部的明显呈不对称状。脸部不对称正是脑部畸形的一种生理表现。

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不乏癫痫病患者。《白痴》里的梅什金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斯麦尔佳科夫都患有癫痫病。《白痴》中有一个段落描写了主人公梅什金癫痫发作前短暂的狂喜状态:

他顺便想到,他在发癫痫病的时候,几乎就在发作之前,还有一个预备阶段(不过,倘若在他醒着的时候发作的话),就在他心中感到忧郁、沉闷、压抑的时候,他的脑子会霎时间豁然开朗,洞若观火,他的全部生命力会一下子调动起来,化成一股非凡的冲动。在闪电般连连闪烁的那些瞬间,他的生命感和自我意识感会增加几乎十倍,他的智慧和心灵会倏忽间被一种非凡的光照亮;一切激动、一切疑虑和一切不安,仿佛会霎时间归于太和,化成一种高度的宁静,充满明朗而又谐和的欢欣与希望,充满理性与太极之光。但是,这些瞬间,这些闪光,不过是对于那最后一秒钟(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的预感,从这一秒钟起,这病就发作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以往每次我经历这种神经紊乱时,我都会把它用在写作上;在那种状态下我会比往常写得更多,也会写得更好。”

神经病学专家爱丽丝•弗莱厄蒂在《午夜的疾病:写作驱动力、作者心理阻滞及大脑的创造性》(The Midnight Disease: The Drive to Write, Writer's Block, and the Creative Brain)一书中提到一种叫做“多写症”(hypergraphia)的心理问题,它是癫痫病的一种并发症(也就是说患有癫痫病的人往往也会染上此症)。这种“病”的患者会感觉到一种持续而旺盛的、难以控制的书写冲动,他们总是写个不停,好像着了魔。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高产作家,他一生写了十九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并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日记和书信文字。他的笔记本中经常写得密密麻麻,夹杂着图画,让人感觉作者似乎想把纸上的每一处空白都全部填满——这正是“多写症”的特征之一。

5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是著名作家中唯一一位癫痫患者。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因写《爱丽丝漫游奇境》出名,他也是一位癫痫病人(同时有可能患有“多写症”)。《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描绘了很多奇妙场面:爱丽丝坠入深深的兔子洞,她的身体可以忽然变小,也可以忽然变大。有一种说法:这些童话场面来源于卡罗尔癫痫病发作时的幻觉。这种说法虽然未被证实,但医学界确实曾把一种神经性疾病命名用这个童话来命名——这种病的患者在视觉、听觉和对自身的感觉方面出现偏差,眼中看到的物体往往比实际大得多或小得多,这种病有一个别名,叫做“爱丽丝漫游奇境综合症”。

法国作家福楼拜和莫泊桑也都患有癫痫。福楼拜在书信中描述过自己发病时的感觉:“开始时你的头脑中感觉到它的来临,于是你觉得自己将要发疯。接着你就疯了,对此你心知肚明。你感觉你的灵魂正离你而去,于是你竭尽全力地想要留住它。死亡一定就是这个样子,当它来临时我们十分清楚。”

继续阅读:患者肖像(二):伍尔夫

评论: 23

1.
黑小黑白小白
2010-08-01 10:47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癫痫,卡夫卡是肺病,博尔赫斯是眼疾,史铁生是尿毒症……大作家患病的几率都好像比普通人高……
2.
天才
2010-08-01 20:00
因为天才,所以他们患了病,被无限放大。其实正常的天才也不少.
3.
此岸
2010-08-02 00:16
他的小说总体上读起来是痛苦的折磨,
尤如咀嚼着满口的沙子,
然而,是什么原因让当年的我强忍着去咀嚼那些似乎望不到边的沙子呢?
-------因为沙里面时不时有钻石!尽管很少,但是是钻石,不是黄金。是他们让我忍耐着一本一本的看下去。多厚的书啊,哪怕是随便一本。
4.
2010-08-02 23:10
比目鱼有双可以看到天才灵魂的眼睛和惊人的记忆回放力。
5.
2010-08-03 11:08
伍尔夫有深度抑郁症。
6.
低吼
2010-08-03 11:21
《罪与罚》、《卡马拉佐夫兄弟》
7.
kram
2010-08-03 13:10
假如你是一位脑科医学专家,当你浏览了一幅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肖像之后,可能有一件事逃不过你的眼睛:你会发现这位作家脸部的明显呈不对称状。

实际上,你如果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的脸,真正完全对称的人是非常少的。
8.
比目鱼访客1
2010-08-03 13:13
我刚看完《荒野侦探》小说的下载版本,再回来你的书评,感觉我看的是盗版的盗版,你提到的“隐形的侦探”似乎只是个与阿尔韦托收买的一个警长。中间“我”似乎成为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孩。故事的结尾就更不相同了,“我”在精神病院,而奥尔巴罗?达米安自杀了,结尾“一切将会变本加厉地恶化下去。”。结束于第二部分的67节。全书458kb。
9.
奔跑中的黑猫君
2010-08-03 14:21
有一点疑惑,弗洛伊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弑父论,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论讲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在文学上的效应,关于博主所说:“弗洛伊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并非生理因素造成,而是源于他心中隐藏的对父亲之死的负罪感——也就是说,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这点不知道有没有依据,我才疏学浅,在目前所看到的书内并没有发现弗洛伊德有此观点。
博主回复:
请参阅《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第四卷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文。在此文中弗洛伊德写道(P540):“官能性癫痫和‘情感性’癫痫是完全应该加以区别的。这样做的实际意义在于:患第一种癫痫症的人大脑患病,患第二种癫痫症的人患神经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极其可能是属于第二种。”在接下来的段落中,弗洛伊德谈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18岁那年经历丁一个骇人的事件--父亲的被杀”,然后引出了“弑父”(patricid)的概念。
10.
flounder
2010-08-03 16:14
to:2L
正常的天才应该不存在吧,天才一旦出生,就与苦难并存。苦难早就着他们
11.
李稳
2010-08-04 12:54
非理性的艺术一旦被科学证明不了,被理性解释不清楚,就会被否定,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实啊!说他有病就彻底否认合理的存在了,一了百了,反正不管这艺术多伟大都是病态,不正常了,所谓的科学与理性也就解脱、自圆其说了···
博主回复:
不太清楚您的感叹从何而来。本文不是这种观点,文学评论界也没傻到持这种观点。
12.
内观
2010-08-04 19:17
凶恶的天才
13.
kuku
2010-08-04 21:56
疾患就是出入,
14.
知名不具、
2010-08-04 22:53
说实话,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外行和肤浅, 我并不觉得这副画显得他潦倒不堪,他的头发梳理整齐,胡须浓密,衣服虽旧也是一丝不乱。而且眼神并不发散空洞,而是有着一种自处的淡然。对他的精神病方面的描述,也许客观,但不太礼貌,毕竟是位伟大的作家,他的艺术成就与心理学和医学无甚关系
15.
兔兔猫
2010-08-05 00:02
《鬼》把人性最为丑陋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即便现在在去回味这本书仍具现实意义!
16.
董兮
2010-08-05 20:27
7楼很幽默!
17.
白癡
2010-08-05 21:51
居然三次把“卡拉馬佐夫”寫成“卡馬拉佐夫”,刺目啊。
博主回复:
已改。多谢指出这个错误!
18.
奔跑中的黑猫君
2010-08-07 01:15
已找到,谢谢博主推荐~
19.
HaGang
2010-08-08 13:00
现代医学已基本证明精神疾病的器质性根源,但我要说的是另一个问题.
上文引用>中描写的癫癇发作前的自我意识的突然爆发,时间的停滞,不可思意的光和意识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接近于原始瑜珈或佛教徒通过禅定和止观修养而亲证空性的瞬间所体验到的现象.一为病变的结果,一为努力达到的境界,但效果何其相似.
意识现象的神秘根源似乎离我们所能理解的范畴尚远.
20.
2010-08-10 23:41
不知道凯鲁亚克有没有
21.
名字必填
2010-09-27 20:13
这就评论了啊,没登陆注册什么的啊
22.
xieergy
2011-01-23 10:17
14楼的童鞋,我以一个敏感女性的直觉告诉你,这个样子绝对不是一副淡然的模样,明明是被折磨的病态啊。。。这年头,有人因礼貌就去掩饰名人的不足之处,我看实在没有必要啊,并不因为他的病我们就不尊重他的伟大成就
23.
11
2011-06-01 22:07
拜读了~(居然不能少于5个字?)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