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 Egan 的《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詹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并不是一位十分有名的作家,她的长篇小说《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姑且试译为《恶棍来访》)却让人眼前一亮。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也许和笔者在读小说方面的个人趣味有关。我读小说有些偏食,最喜欢的,是那些出自当代作家之手的带有实验色彩的小说。然而这类小说并不很多,其中精品更少,所以,当我读到大卫•米切尔的《云图》、《幽灵代笔》和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2666》时,会感觉异常惊喜。伊根的这本新书虽然没有达到让人惊喜异常的地步,但足以使人眼前一亮。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虽然篇幅不算很长,但时间跨度足有几十年(从1970年代到2020年代),出场的人物也不少:一位身染盗窃癖的女秘书;一群迷恋摇滚乐的70年代中学生;一位在事业上走下坡路的唱片公司监制;这位监制的老师——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唱片业老大;当年那群中学生中的摇滚明星、如今却落魄成一位清洁工的不得志中年人;一位在采访时试图非礼女明星而为此坐牢数年的八卦杂志记者、两个热衷于研究摇滚乐和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的(零零后?)少年、一位事业上遭受挫败之后铤而走险的前公关经理………等等。这些人物并不完全相互认识,但有足够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绘制一张关系图把书中所有人物串联在一起。

本书共有13章,这些章节又被分成A、B两部分(还记得当年那些音乐磁带的A、B面吗?)。这些章节读起来其实更像独立的短篇小说(事实上其中几章曾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每一章讲一个不同的故事,主人公不同,叙事的视角也不同。而这些故事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发生在当代的故事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发生在30年前的故事,而再下一章可能又回到了当下。很多人物在不同章节多次出现过,但某一章的主人公往往在其他章节只是几笔匆匆带过的背景人物,甚至不再出现。

如果把这部小说比作一盘音乐磁带,那么录制在A、B两面上的这13首歌在曲风上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章节中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还有不太常见的第二人称叙事,而最为奇特的叙事方式是在第12章,这一章由70多张PowerPoint幻灯片(PPT)组成——以前还真没见过这么写小说的。在写作风格方面,书中有几个章节(主要是以女性视角叙事或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故事)文字敏感,心理描写细腻,故事动人,而在其他章节作者又能轻松地转换成完全不同的笔调,展现其幽默、奇巧的一面。小说第11章可以读出一些出自波拉尼奥之手的流浪故事的味道;小说第9章在形式上是对八卦杂志访谈文章的戏仿,而在文风上(拗口的长句和频繁出现的注脚)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戏仿;小说最后一章描绘了2020年代的纽约,充斥着科技术语和网络语言,读起来近似科幻小说;小说第6章由一位落魄的中年男人讲述了一个略带黑色幽默色彩的故事,场景颇为荒诞好笑,而那种带有强烈男人味儿的文字风格很难让人相信原本出自一位女作家之手。

是的,所有这些都是技巧。是的,单靠技巧并不能撑起一部好小说。值得欣慰(也让人佩服)的是:詹妮弗•伊根对人物心理和感情的细致把握、对不同时代美国社会的敏锐观察、在场景、对话描写方面的扎实功力让人很难将本书简单归结为一本“炫技之作”。事实上,作者笔下的人物有灵魂,故事的背后有感情。作者在书中借不止一位人物之口说:“时间是一条恶棍。”(Time is a goon.)。而这部小说的主题也许正是“时间”。翻阅本书,读者看到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在时间这条长河的岸边回望逝去的激情、爱情、友情、遗憾、创伤,不禁令人唏嘘。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By Jennifer Egan, Knopf. 274 pp. $25.95, 尚无中译本。)

评论: 1

1.
董兮
2010-09-07 09:00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也不错

【 评论已关闭 】